详细内容

浅谈未来市场最具潜力股之一-水凝胶贴敷料

    外用敷料,是医疗行业常见的产品分类,小编在各大信息平台搜索一下,借鉴前人智慧汇总了古今外用敷料基本归为以下几种:

1) 煎膏:

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

2) 软膏:

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粘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习称“药膏”,又称“油膏”

3) 敷药:

古时称“薄”,是将药物粉末,用各种液体调制后,使成糊状及软膏状,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又薄药敷贴”、“糊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

4) 

通称为“膏药”,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根据基质组成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a. 膏药
b. 松香膏

c. 橡胶硬膏又称橡皮膏 
d. 巴布膏剂(水凝胶贴)

e. 透皮贴剂

5)  涂膜剂涂膜剂是将药物及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的一种外用液体涂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可保护创面,而且可逐渐释放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就以上品种来看贴膏剂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流通产品,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对“贴膏剂”定义如下:

贴膏剂系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

贴膏剂包括凝胶贴膏(原巴布膏剂或凝胶膏剂)和橡胶贴膏(原橡胶膏剂)。

凝胶贴膏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常用基质有聚丙烯酸钠、羧甲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

橡胶贴膏系指原料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有溶剂法和热压法。常用溶剂为汽油和正己烷,常用基质有橡胶、热塑性橡胶、松香、松香衍生物、凡士林、羊毛脂和氧化锌等。也可用其他适宜溶剂和基质。

    大家对橡胶贴膏可能并不陌生,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属于热熔胶。但是什么是凝胶贴膏呢?

    凝胶贴膏又名水凝胶贴或“巴布剂”:

“巴布剂”准确名称英文”cataplasm”,名称来源于日本“Pappu”意为泥蓭。音译为“巴布”,最初的基质主要是由谷物、水、石蜡和高岭土等混合而成的泥状物。因此得名“巴布贴”。

现代版的巴布贴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涂布于无纺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具有三维网络立体结构的化合物体系,在水中不溶解但可以溶胀,并能保持一定的力学性能,有很高的含水量,柔顺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得名水凝胶贴,也叫凝胶贴。

水凝胶贴剂具有优于泥状巴布剂的独特优点,如载药量高,剂量准确,贴敷性和保湿性好,无致敏性与刺激性,使用方便、舒适,不污染衣物,不会发生铅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型制剂。

2010年版药典已将巴布膏剂改为凝胶膏剂,现已统一更名为“凝胶膏贴”。由背衬(常用无纺布、弹力布)、膏体、防黏膜(膏体表面的隔离膜)组成。

我国一段时间曾有人将热熔胶的膏药称之为“巴布剂”,混淆了这个名称的含义与概念,所以建议准确的称呼为水凝胶巴布剂或凝胶膏剂为且。

image.png

技术支持: 信网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